对“3220万字《清史》编给谁看”的看法

时间: 2006-10-10 11:41    来源:         点击:
许斌撰文指出: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马大正近日透露,预计整部《清史》将达3220万字,初稿将用6年时间完成。

对于绝大多数人,甚至对于很多专家学者,读完3220万字的一部断代史几乎都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这部书肯定牵涉到许多考据,这些东西,虽然在历史研究上有很大的价值,于普通民众却可能了无兴趣。而且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参照时下书价,买齐一套就要3000元左右,恐怕很多人无法接受。这样一来,很多普通读者已经没有机会读到这部书了。

从方便普通读者阅读与历史研究这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可否考虑将这部书稿分成两大部分,主要部分以概述历史大事、描述重要历史人物为主,客观公正、正本清源,注重与《二十四史》的衔接,讲求文字流畅、通俗易读,篇幅控制在200万字以内;另外一部分属于纯学术范围内的部分,可以作为补记划分为不同部分分开出版,方便有需要者有选择地购买。这样做可能比笼统地编一本3220万字的庞然大物要好一些。

彭兴庭认为:有人质疑:3220万字的《清史》编给谁看?笔者以为,这样的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清朝《四库全书》当初编纂的时候有没有怀疑这8亿字给谁看呢?然而,这部遗产的价值,我想应该没人怀疑的。从我国历代修史情况来看,《隋书》100万字,《新唐书》360万字,《宋史》800万字,《明史》500万字。这些天文字数不要说对于古人,就是在今天知识爆炸的社会来说也是一项浩大工程。他们编出800万字、500万字的巨著时,有没有考虑这些书到底有多少人购买呢?

清朝时期,不仅国内关系错综复杂,而且联系整个世界大背景,科技发展,经济进步,以及近代以来各国交往日益频繁,清朝的盛衰变迁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经历过的巨变。用3000余万字来描绘这个社会变革的图景,又怎么会多?若单纯考虑“编给谁看”这样的“市场导向”的话,所有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基础学科莫不是都要关门?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