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

时间: 2006-10-10 11:03    来源:         点击:
——兼论加强清代城市历史研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和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中国是世界城市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出现了早期城市。中国城市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发展历史未曾中断的国家。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清代是一个重要的、值得关注的时期。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承前启后。所谓承前,即承农业时代中国城市之发展,集古代城市发展之大成,达古代城市发展之高峰;启后,则启工业时代城市发展之先路,开动中国城市现代化之阀门。

在农业时代中前期,城市主要是国家和区域的行政中心,规模和数量都相对有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国城市到清代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其规模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清代中期,城市发展到有史以来的一个新高峰,除都城北京的人口规模在百万人以上,苏州、广州等城市的人口规模也接近百万,其余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数十个。而同期西方国家的城市一般仅数千人,人口在数万以上的城市则为大城市。18世纪后期,在全世界十大城市中,中国就占了六个,可见中国城市的重要地位。

农业时代早中期,城市的功能以政治为主。清代以来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城市已初步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清代中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兴起、发展和变迁的重要动因,使城市开始突破政治中心的传统范畴。有“天下四大聚”之一美称的苏州到清中期已经成为江南的经济中心,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江南发达的农业为基础的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兴盛。清代苏州的手工业行业可分17大类,城中会馆公所林立,达90多处。还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城市东北部是丝织专业区,“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谙万家”;西北部是工商业中心区;西南部是政治中心区;东南部则自清中期以后逐渐成为新兴商业区。由于经济的发展,苏州商业早已突破了城墙的范围,形成了“吴阊至枫桥列市二十里”的壮观景象。可见城市的经济功能已成为苏州等工商业城市的重要功能,城市功能向多样化、综合性发展。

清代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了数十个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家开始通过开埠通商城市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同时西方的近代工业、交通工具、科学技术等也引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在部分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并发展,由此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已开始由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依附角色逐渐转化为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主导力量。

数据统计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

历史人物

更多>>

  •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

  • 明宗

    历史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

  • 商纣

    商纣王(商纣)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

  • 李白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

  •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